健康医学|内容查看

修身仁术在 惜患尽释怀

他,从医半个多世纪,秉赋着”救死扶伤,福祉人民"的使命,作为自己终身无悔的选择;他,用勤奋与智慧抢夺先机,战胜病魔,挽救生命;他,用实干和创新实现价值,赢得广泛的信任与爱戴;他就是乳腺学科泰斗级专家——雷秋模教授。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乳腺癌发病率定将呈激增态势,但我国在上世纪60—70年代多数医院都没有设立肿瘤病床,患癌病人常被“踢皮球”得不到及时诊治,于是雷秋模萌发专攻肿瘤的决心。而真正的契机是1972年9月他被调任到历史悠久的南昌市第三医院(原法国聖类思医院),才另辟蹊径组建了国内罕见、省内唯一的乳腺肿瘤科室。 但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乳腺肿瘤只是一类“小规模”病症,没有必要花心力组建一个专业化科室,并一度撤科散人。面对这种“疾风暴雨”,他和同事们硬是顶着压力,据理力争,终于重新恢复了乳腺科室建制和人员归队。从此他肩负着乳腺专业发展的神圣使命,作为自己终身无悔的选择。

开拓创新  兴院立业

雷秋模深刻领悟到差距意味着潜力,落后蕴藏着希望的真谛,积极从科普宣传、普查防治、科研立项着手,恪守“两头拓展,中间提升”的发展理念,倡导中西结合,联合诊断,综合治疗的模式,成绩斐然,树立了信誉,赢得了市场,由此声名鹤起。不少省内外甚至海外病人慕名而来,群众中广为流传着“看乳腺病,到三医院”的口头禅。历经五十余年的艰辛创业,目前科室已由24张病床的起始拓展成1个学部、9个病区(6外3内),拥有400余张床位的大专科,以及一个研究所、七个研究室的格局。乳腺学科相继被南昌市人民政府授予“南昌市名科”,省卫生厅和省科技厅批准为“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江西省乳腺疾病研究所”、“江西省乳腺疾病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乳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培育)”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医院也增冠名为“江西乳腺专科医院”,从而真正实现了乳腺肿瘤专业“建科、建所、建院”三步曲发展的梦想。在国际交往上,还与法国拉罗谢尔雷奥尼医疗集团建立了友好互访关系,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等地的专家学者加强了学术交流。这些骄人的业绩得到中国肿瘤之父金显宅,着名院士吴孟超、陈可冀、孙燕、郝希山、于金明、汤钊猷和李树玲、张嘉庆、沈正宙、管忠震等肿瘤学界大师的肯定,并以墨宝相赠,对打造全国知名品牌的江西乳腺专科医院无疑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业在于精  质在于心

科研奇葩誉学科。从建科开始雷秋模就非常注重科研立项和技术攻关,1973年春,在寻找抗癌新药的过程中,他与医学伉俪的妻子发现了中药藤黄对一晚癌病例有效的启迪,立项并组织了全国36个医药单位的协作组,对该药进行了一系列抗癌实验与临床研究。1981年通过省内外专家预审、复审、和最后鉴定:一致认定该药对癌细胞有明显的杀伤和抑制作用,其有别于传统化疗药物的优点是对于人体的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无损害,对骨髓无抑制,并建议试用投产。全国著名药理专家李德华教授(天津药物研究所)团队通过亲自实验,以及在美国的查询评价这项研究“不仅是国内甚至在国际上都是先进水平,独树一帜,很有推广价值”。但遗憾的是虽然获得了国家专利却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使这一成果搁置,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应用。

健与美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怎样才能既治疗疾病,又保持乳房完美的外形?这成为了雷秋模攻关的动力,创新的源泉。于是在1979年冲破桎梏率先在国内采用带蒂真(肌)皮瓣法、硅化物人工乳房重建等外科技术实施乳房创伤修复。既可大变小,也可小变大。其特征是维系乳房左右对称、比例均衡、体形匀称、动姿协调等。为了减轻和避免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易出现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又构想身、心、灵的康复措施,设计和编排出一套古典音乐旋律伴奏的功能康复操,让医学与体育完美结合,减少了致残因素,提高了生活质量。达到治疗疾病,美化外形,功能康复三全其美的目的,为此曾举办过三期《乳房成形与再造》全国学习班推广应用。学术论文多次被入选国内外学术大会报告。上述两项科研奇葩,在那个年代为乳腺肿瘤学科的发展和声誉的扩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以德为首  医者仁心

一位91 岁高龄老人,发现左乳房上有个包块,非常幸运找到了雷教授就诊,被确诊为乳腺癌,同时伴有高血压,心脏病,既往还有结肠癌切除史。这位高龄老人毫无疑问在治疗上是一个高难度的挑战,雷教授迎难而上,多次组织科内外专家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研究,制定了个体化的最佳治疗措施,雷教授亲自上台带领李主任,蒋博士为患者施行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术后恢复很好,很快,深得她在海内外家人们的感动和赞誉。

一位来自湖南的青年农妇,家境贫寒,外出打工由于身体畸形不被接受,经湘雅医院费慧娟教授介绍来到南昌。雷教授为她下垂到盆部的巨型乳房精心设计了缩小成形术,达到了祛病成形、两全其美的疗效,术后17天就欢天喜地的和丈夫去广东应聘成功。

还有一位来自广东省丰顺县医院的护士长,在当地多次乳房体检都没有发现异常,后经雷教授带领的江西乳腺专科医院的医疗团队筛查,发现了左乳房深層有一个0.8cm大小的不规则块影,为慎重起见,雷教授亲自在视频下反复观察和商榷,认为不排外癌灶的可能,绝不可掉以轻心。后在雷教授的亲自参与下进行了手术治疗,达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予期的最佳效果。她和爱人在感言英雄城南昌信中写到“生命诚可贵,医护情谊深,赣粤两地友谊存”,并由衷地祝愿雷教授团队在乳腺医学领域取得更大的成绩,福祉更多妇女的健康和家庭幸福。
雷教授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为人更是和蔼可亲,每当患者进入手术室,他总是会亲切的说:"你不要怕,不用担心,我们医护人员就是你的亲人"。良好的服务使慕名就医的患者络绎不绝,来自菲律宾马尼拉总裁唐夫人,援非专家郭璐萍等不远万里飞来南昌就医,都得到了精心诊疗和周到护理,充分体現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怀,而获得了难能可贵的良好口碑。

春华秋实  硕果累累

雷教授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前沿的专业思维,他还获得了 “泌乳素受体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的研究”、“乳导管内视镜下组织活检的临床诊断研究”、“99mT C-MIBI显像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研究”等几十项科研成果,分别达到填补省内空白、国内先进、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发表论文150余篇,科普作品300余篇,主编和参编了《实用乳腺病学》、《乳腺增生与乳腺癌》、《乳腺肿瘤病理与临床》等专著八部,获批国家专利七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省科技创新二等奖2次;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9次,3次获得国家科委颁发的论文证书。还分获省市“五一”劳动奖、“美国人体科学大会奖”、“中国中西医结合贡献奖”、“南昌市首届突出贡献人才奖”、全国“百佳名医”奖、卫生部及省市科学大会荣誉奖等。另值得一提的是在1979—1980年他在天津深造期间也创新设计了一种Y型负压瓶,替代了当时笨重的十二指肠引流装置,简易实用,广受欢迎,并被一直沿用至今!

无怨无悔  芬芳桃李

源于责任。雷秋模始终把以人为本,科教兴院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的确他一生有快乐、有忧愁、有坦途、有坎坷、有成功、也有失败。但他不懈努力,通过勤奋、思考、开拓、创新实现的大爱与责任,而被群众荣称为“圣手”、“江西一绝”,这确实对他是最真实的写照。

他在乳腺肿瘤科50余年的奋斗中,注重专业人才培养。但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先后有17位弟子“孔雀东南飞”,自己也曾被省内外单位多次高薪聘请,但在索取与奉献之间,他选择了后者,把根深深地扎在了江西这块红土地上。

雷教授毫不怨悔地继续默默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他曾提出“科要有特色,人要有专长”的学科人才建设思路,把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作为一种有效的科学管理理念。常在科室会上讲“爱岗、敬业、奉献”是一个乳腺专业者必备的品质,不能只是会进行手术的匠人。至今科室拥有了一支精英团队和一批脱颖而出的博硕中青年骨干,他们凭自身的刻苦专研,经医院的重点培养,临床的实践磨练正快速成长,受到患者的信任和医界的青睐。

 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病不贵于能言医,而贵于能延真医,“三院情、一生情”,雷秋模庆幸自己在三医院的成长,更庆幸自己在三医院成就了乳腺肿瘤专业“建科”、“建所”、“建院”三步曲发展的梦想,他感激党和政府给于了诸多的支持、鼓励和荣誉。如今他跨入医界已有60余年,仍然砥砺前行,继续为科室的进步作贡献,继续为三医院的发展添彩。一生追求、无怨无悔、不忘初心、福泽患者,把真情和智慧奉献给人民。  

 “关爱妇女生命,呵护乳房健康”是雷秋模医生毕生的求索。

【人物链接】雷秋模,主任医师、教授、突出贡献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是我国建立乳腺肿瘤科、从事乳腺专业的元老之一,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全国乳腺癌早诊技术专家组成员、健康中国2020女性肿瘤防治工程全国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女性健康工程高级顾问,中美肿瘤协会指导委员会主席,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乳癌防治专项基金专家,江西省市场学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江西省(市)多个学(协)会名誉主委、原主委等职。

                                                                                                                                                      文/图  雷杰言 雨田 张悦


                                             朝气蓬勃的乳腺学科群                                                      国家乳腺学界元老李树玲的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