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视点|内容查看

乳腺学科领域永不停歇的“攀登者”——雷秋模

每一个领域的开拓都需要非凡的魄力与勇气,面对乳腺健康事业,他始终践行着自己对医学的初心,带着钢一般的坚强、竹一般的韧性,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生命救治的高山,雷秋模教授用心书写无悔的人生,把真情和事业献给了医疗事业。

拓新立异

走进南昌市第三医院二院区的乳腺肿瘤专科,依然还能看到80多岁雷秋模忙碌的身影,治病救人是他从医60余年的真实写照。在不断丰富阅历、磨砺技术之后,回归本心,最终掬起来看,仍然是最初那一捧水。对于雷秋模而言,这一汪清水便是对女性健康的深深关怀….............

1972年,他和同仁以超前的眼光创建和发展了一个国内较早的乳腺专业学科。如今他在乳腺疾病的筛查防治、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科研攻关、身心康复方面成就卓越,尤其在乳腺疾病的现代诊断与治疗、乳房再造成形术系列方面具有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

半个多世纪以来,雷秋模始终秉持严谨的治学态度,凭着攻坚克难、永不放弃的意志,从艰辛创业到今天的硕果累累,成就了建科、建所、建院三步曲发展的梦想,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民间广泛流传着“看乳腺,到三院”的口碑。中国医师学会授牌为“全国乳腺疾病筛查示范基地”。2008年7月,经江西省卫生厅审核批准为“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增冠名为“江西乳腺专科医院”。2013-2022年又先后经江西省科技厅批准为“江西省乳腺疾病研究所”、“江西省乳腺疾病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乳腺临床研究中心”、“南昌市博士科研创新中心”等,在国际交往中与法国NIORT医院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圣玛丽医院建立了技术交往关系。乳腺肿瘤科被南昌市人民政府授牌为“南昌市名科”,还是全国首个乳腺医疗保健进修培训中心,全国首批乳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中心,新近又被国家卫健委批准为“国家级乳腺肿瘤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之荣耀。目前乳腺肿瘤科已拓展成拥有一个学部中心、9个病区(6外3内),1个研究所,7个研究室的格局,还相应促进了辅助科室的快速发展,名符其实地成为了保护乳房,关爱妇女健康最温馨的港湾。这些骄人的业绩得到了省内外患者的好评、医界同行的认可、各级领导的肯定。

除去专业技术,“有温度 ”是患者最大的印象,“每当看到雷秋模教授就如同吃了颗定心丸、心里踏实!”这是雷秋模诊室里常常听到的一句话,他总是能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坚持“ 医者仁心”的理念 ,始终把患者放在第一位 ,他总说:“作为医者 ,不能放弃任何一个病人 ”。他先后获得过美国人体科学大会奖、全国百佳名医奖、中国中西医结合贡献奖、新世纪南昌卫生事业突出贡献奖、南昌市首届突出贡献人才奖、南昌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奖等诸多荣誉。

每一个邻域的开拓者都需要非凡的魄力与勇气,面对乳腺健康事业,该科医护人员在雷教授带领下始终践行着对医学的初心,翻越了一座又一座生命救治的高山,用心血书写无悔的人生,把真情与事业献给了人民。

医学硕果

医疗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征途,医者就是这条路上的“行者”。他秉承初心,锐意进取,以人为本,深耕乳腺专业。在科研上获得了“藤黄抗癌实验与临床研究”、”乳房再造成形系列研究”、“泌乳素受体与乳腺癌预后关系的研究”、“乳导管内视镜下组织活检的临床诊断研究”、“99mTC-MIBI显像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研究”等几十项成果,分别达到填补省内空白、国内先进、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1979-1980年,他在天津深造期间也创新设计了一种Y型负压瓶,替代了当时笨重的十二指肠引流装置,简易实用,广受欢迎,沿用至今。

医疗科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征途,医者就是这条路上的“行者”。他秉承初心,锐意进取,深耕乳腺专业,主编和参编了《实用乳腺病学》《乳腺增生与乳腺癌》《乳腺肿瘤病理与临床》等8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科普作品300余篇,荣获国家专利7项。主持和参与的14项科研课题中,获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三次;省科技创新二等奖两次;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九次以及卫生部、省市科学大会荣誉奖、美国人体科学大会奖、中国中西医结合贡献奖等 ,业绩并载入英国剑桥世界优秀科技名人典籍,还入选国内《科学中国人》、《今日中国》、《追梦中国》、《中国骄傲》、《中国肿瘤》和《大国力量-祖国建党百年、百事、百人》诸多文献中。

他从医六十余年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敬业的精神、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品德工作在临床、教学、科研一线。为南昌添彩,为振兴江西献出毕生的智慧和力量。

医者仁心

乳房是体现女性形体美感的重要器官,但也是较多疾病发生的部位,传统的治疗只注重治病,而忽略了乳房的保护。在临床中,不少女性因乳房发育畸形、手术创伤造成胸壁塌陷、体态失衡、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她们的社交活动和家庭和睦。每当面对这些问题时,雷秋模教授总是想尽办法“扭转乾坤”,良医处世,不求名利,践行医者仁心!怎样才能既治疗疾病,又保持乳房完美的外形?成为了雷秋模教授攻关的动力和创新的源泉。在文革结束后的1979年他冲破桎梏立题研究并在国内较早采用带蒂真(肌)皮瓣法、硅化物人工乳房重建等外科技术实施乳房成形与再造。既可大变小,也可小变大,特征是维系了乳房左右对称、比例均衡、体形匀称、动姿协调等。为了减轻和避免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易出现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积极构想身、心、灵的康复措施,设计和编排出一套有古典音乐旋律伴奏的功能康复操,让医学与体育完美结合,减少致残因素,提高生活质量,达到治疗疾病、美化外形、功能康复三全其美的疗效,上述成果举办过三期《乳房成形与再造》全国学习班推广应用。

医者匠心铸造了乳腺学科群的金色品牌,高尚医德、精湛技术、良好服务使慕名就医的患者络绎不绝。来自菲律宾马尼拉的总裁唐夫人、援非专家郭璐萍等都不远万里飞来南昌治疗,乳腺癌术后都恢复顺利;还有来自在华工作的美国、加拿大的帕特金和维娇女士对诊断及治疗效果非常满意。目前诊疗范围辐射到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20多个省市,以及菲律宾、日本、美国等海外国家。

雷秋模教授还深入基层,曾四次参加医疗队下乡巡回和扶贫医疗,因陋就简筹建手术室,胆大心细的开展了外科胃肠、疝气、阑尾、甲状腺瘤、乳腺腺瘤、妇产科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剖腹产等大中小手术千余例,还为抢救垂危,战胜死亡,五次无偿献出过自己的O型血。这些以满足群众需要为根本,以奉献社会为己任的作为,受到当地县乡政府的表彰和广大农民的好评。特别有一件值得高兴的事,他在樵舍乡乡医院一年,带教和培养出了一位名叫谢文的医生,因技术水平的突出而荣调到新建县医院任妇产科主任。

引领带动

经半世纪艰辛,迄今乳腺肿瘤科人才辈出。但改革开放初期,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下, 先后有十多位 “孔雀东南飞”,还有的离开和换掉科室,而雷秋模在索取与奉献之间, 选择了后者,把根深深地扎在了江西这块红土地上,保持了科室的运转。

  他还特别注重特色专科与人才培养相衔接,把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培养未来人才作为一种有效的科学管理思路。现一批学科领头人正担当大任,一批中青年博硕骨干也迅速成长。受到医界的青睐和人民群众的信赖。

迄今,乳腺学部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开拓进取的临床科研队伍,有享受国贴、省、市贴专家和名医,其中博士后1名,博士8名,硕士 18名,在读研究生 5名,正高/副高 15名,硕士生导师3名,中级职称10名 ,初级职称5名 。

乳腺中心护理团队护士66人,副主任护师6人、主管护师 11人,获中华护理肿瘤及PICC专科资质15人,获江西省肿瘤护理专科资质 2 人。

雷教授的业绩受到了肿瘤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中国肿瘤之父金显宅教授曾为他的科研报告带头鼓掌。中国抗癌协会乳癌专业委员会主任李树玲教授亲自为他的“乳房成形再造系列研究”主持科研成果鉴定会,还特别对南昌三医院乳腺肿瘤科题写了“无悔的追求,成功的范例”赞词。

雷秋模教授总说,健康所系生命之托,责任重于泰山。正是这源于重于泰山的责任感,使他在人生的发展中始终如一,不畏艰辛,开拓创新,用大无畏的精神,在医疗的道路上勇攀高峰。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他初心不改,痴心不变,继续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越战越勇。2017年6月至今,乳腺学科群利用自身优势牵手省内外百余家医疗卫生机构,正式成立《江西省乳腺专科联盟》,起到优势互补,共享资源,促进分级诊疗,方便双向转诊,铺就成一种互惠共赢的医疗合作服务模式,乳腺医疗技术水平定将得到大力提升,也将惠及更多的乳腺疾病患者。这种跨区域的专科大联盟在国内还是首创,意义非凡。

如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家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医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改善民生健康,促进医学研究以及发展生命健康产业成为重要的“医疗卫生新基建”。新的形势,新的征程,雷秋模教授身为乳腺学科领域了不起的“引领者”,早已“功成名就”,但他依然坚持不懈地做永选的“攀登者”!他从医六十余年,深耕乳腺疾病防治领域五十余个春秋,“心系患者,护生命无恙”,“妙手仁心,济世良医”,是无数乳腺疾病患者心中的“定海神针”!

医学大家范仲淹曾说:“常善用人,故无弃人;常善用物,故无弃物。”几十年来,雷秋模救治了无数病人,患者重获新生,他行医救人、为患者造福祉,更在医学道路上勇攀高峰。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张天泽教授给雷秋模题字评价“勤奋、开拓、进取”,对此,他当之无愧。

文/图:雷杰言 张悦 雨田